当前位置是:首页 > 民族文化
2024年第12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雕梁画栋间的文化传承——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库车市古民居
日期:2024-06-25     来源:今日新疆     作者:石文安


库车市古民居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它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又与中原文化有着显著的内在一致性,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体现,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有力见证。

  库车市既是举世闻名的龟兹文化发祥地,又是古时中央政权治理西域重要的军政中心。库车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东连吐鲁番,南达和田,西接喀什,北越乌孙古道与天山北麓相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素有“西域艺术之都”的美誉。2012年,库车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汉朝开始,历代中央政权一直对库车行使着管辖和治理。西汉早期,龟兹是西域三十六个“城邦诸国”之一。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王侯百官皆佩汉印绶。公元91年,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设都护府于龟兹境内的它乾城(今新和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公元658年,唐朝迁安西都护府至龟兹,并在此设立军镇和龟兹都督府。唐以后,龟兹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政治关系。1758年,清朝将此地定名为库车。1759年,清朝收复新疆后设库车直隶厅,隶阿克苏道,库车实现与中原政治制度一体化。历代中央政权对库车持续的管辖治理,加强了库车地区与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库车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汇集地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龟兹开始与中原往来,成为汉代丝绸之路北道的重镇。龟兹王绛宾迎娶解忧公主之女弟史后,于公元前65年携夫人进京朝贺,被赐予印绶。其后,绛宾数次入朝,倾慕汉朝礼仪,归国后在延城内仿长安城制修筑宫殿,设汉式仪仗。绛宾之子丞德继位后自称汉外孙,与汉朝来往密切,汉语汉文成为龟兹官府通用官方文书,中原音乐舞蹈在龟兹广泛传播。龟兹乐舞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隋唐时期深入宫廷,风靡一时。唐代,龟兹成为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西方军政人员、商贾、僧侣、学者等往来云集。清朝统一天山南北,特别是新疆建省以后,中原各省的官员、商帮等带来多姿多彩的家乡文化,极大丰富了库车当地的文化形态。

  库车与中原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悠久,领域广泛。在发展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库车吸收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其他文化,孕育出复合而又富有创造力的龟兹文化,这从库车城市建筑的历史演变中就能得到充分印证。自西汉至清代,库车城市格局都是以中原城市形制为蓝图,近代传统民居的建筑工艺也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特色。

  库车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城市中心在同一位置延续发展至今,体系完整。库车建城始于西汉,史称“延城”,即现今位于库车市城区西郊的龟兹故城。北魏时期,延城改称龟兹城。《梁书》记载,龟兹王城里外有三重,外城与长安大小相同。唐龟兹城是在汉代所筑延城基础上发展而成,史称“龟兹城”“伊逻卢城”,是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驻地。汉唐龟兹故城的平面呈不规则方形,说明中原王朝城市建设中“崇方”观念已远播西域。城址中出土的汉唐钱币和砖瓦都是中原建筑文化影响库车的实证。明清之际,库车城市中心西移。清朝定名库车后,在城池西北角加筑子城。子城形制方正,城内采用十字或丁字路网,内置衙署、营房、祠庙,外城居住居民,这些都与中原同时期的城市建造模式相同。

  库车老城现存的五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清代和民国时期,街区内完整保存有大量多民族风格的古民居。库车古民居的混合性特征十分突出,雕梁画栋间刻绘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符号,特别是中原建筑元素的生动烙印。混合式民居的房檐下缘不用椽头和斗拱,而是采用木质的挂檐板,板上雕“福”“寿”“禄”“双喜”等文字,或雕刻如意云头、如意结等图案,俗称“花板踩”。柱头上方不用梁托,直接与檐枋相连,但有的柱头用雀替作为连接,这与藏式建筑中的托木形制类似。柱间用小额枋连接,小额枋与檐枋之间又以间柱作划分。间柱之间或透空,或装饰透雕花板,与中原常用的平顶拍子相似。柱间花板连接处有等间距的垂花柱头,这种垂花柱在甘肃地区也较为常见。有的前廊部分还模拟中原民居的抬梁式构架,做出抱头梁、随梁枋等构件。门窗既有传统维吾尔族式风格,也有中原汉式风格的隔扇门、隔扇窗。库车民居中的彩画以“卍”字文、“寿”字文最为常见,其次以卷草纹、缠枝纹等植物纹样为主,少数还配有太极图案,这些中华文化中的传统吉祥图案,起到一种富丽又具有亲和力的装饰效果,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库车市修缮中的古民居。丁安/摄

图片

库车市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吾玛艳·阿西木古民居。邓东莲/摄

  古民居是库车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它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又与中原文化有着显著的内在一致性,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体现,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有力见证,表明历史上库车多种文化并存,各民族和睦共处,始终对中华文化保持着高度认同。

图片

库车市民居。资料图片

  昔日龟兹故城,今日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做好千年古城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成为新的时代命题。2023年,库车市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古民居保护项目坚持尊重历史、尊重原貌的原则,旨在完整保存城市肌理和空间风貌,实现历史演进中民族地域文化的活态承袭。民居修缮期间全过程开放,当地民众广泛参与,让各族群众在实物实景实事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修缮后的库车古民居仍将保留老城旧颜的文化底色,诉说这座绿洲古城与中原的密切关联,延续并丰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

石文安 / 文

链接地址


责编:热西达·马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