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社科动态
【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国家安全篇: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 加快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学
日期:2024-01-02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跃进 杨建英 杨华锋等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
加快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学

  刘跃进: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
  为国家安全学建设再立新功

  国际关系学院开展国家安全研究30年,我们写过《为国家安全立言》(1998),认为建立国家安全学不仅可以做,而且应该做,必须做;我们写过《为国家安全立名》(2008),认为必须对国家安全学各种概念进行逻辑分析,按照逻辑方法给出准确而无歧义的定义;我们写过《为国家安全立学》(2014),对国家安全学进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做了论证,提出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应该包括的一些分支学科;我们写过《为国家安全立心》(2014年),指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价值取向是在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立心,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总纲领。如今,国家安全学已进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方兴未艾,有志于此者正可在这一新兴领域纵横驰骋,建功立业!
  杨建英: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加快国家安全情报学建设 更好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国际关系学院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国家安全教育”“情报学概论”“中共情报史专题”“国际问题研究与编写”“外国间谍情报斗争史”“国家安全地理”等一系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课程,并编写了与课程配套的教材。进入21世纪初,随着学校的改革和新的定位,保留下来的课程“国家安全学”已突破传统的、狭义的国家安全工作,而从大国家安全的视角,内容涵盖国家安全要素、威胁、影响、保障等,《国家安全学》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安全学”自此成为国际关系学院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回顾历史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一定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国家安全学已成为一级学科,情报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在情报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希望情报学能够成为国家安全一级学科下面的方向,能够培养高层次的国家情报学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从情报大国走向情报强国的人才需求。
  杨华锋: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
  新安全格局呼唤国家安全学的想象力与解释力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来,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时空和领域,不断丰富与拓展,内外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趋严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此情境下,作为致力于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新兴学科,如何有效回应风险在时间维度上的“加速流动”、空间维度上的“无处不在”以及议题维度上的“隐蔽转化”,厘清可接受风险,实现风险的可治理性,既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更是衡量国家安全学理论解释力、学术想象力和政策引导力的判断依据。回首过往,国家安全学的“问题意识”、“方法论”以及“话语体系”已逐步走出雏形,在检视风险社会、“乌卡时代”建构性风险的历程中渐趋成熟。瞻其前路,注定要在历史的、比较的、批判的和建构的想象力基础之上,实现理论解释与实践引导能力的跃升,为构建与发展新安全格局提供学理支撑。
  李文良: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
  国家安全学的新时代与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学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国家安全学发展进入快车道,至今已有14家单位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安全学发展迎来新时代。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内外挑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国家安全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国家安全问题为逻辑起点,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认知、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国家安全能力、推进国家安全行为,在对国家安全的追求中实现相对安全和绝对安全的和谐统一、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统筹兼顾,充分回应各界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期盼与呼唤。
  王秉: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主任/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数智赋能国家安全学建设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在国家安全学与工程学交叉领域,未来至少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三大方面。首先,国家安全系统思想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安全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安全问题,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在国家安全学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面向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于系统工程(特别是复杂系统工程与体系工程)的国家安全系统工程学、国家安全体系工程、国家安全能力工程等是未来重要的国家安全学研究和实践方向。其次,在当今数智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数智技术正带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深刻影响世界格局和国家安全。一方面,值得高度关注数智技术带来的新兴国家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另一方面,必须在数智赋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如总体化、超前化、智慧化、协同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推动。最后,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支撑和保障各领域安全的关键手段和法宝,科技本身的安全及科技赋能国家安全水平提升是未来极为重要的国家安全课题。
  张亚泽: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教授
  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作出更多学科贡献

  在世界动荡变革的局面下,驶向2024年的时代汽笛开始鸣响。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多发性、经济社会发展风险隐患的复杂性等诸多挑战。这些时代挑战交织叠加,使得国家前行的变数显著增加。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如何在高水平开放中维护开放安全,以及如何在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中走出新路。一系列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考验着国家治理智慧,也考验着学界的学术想象力、知识创新力和现实回应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呼唤更多学人投身国家安全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研究,呼唤培养出更多研究型和应用型国家安全人才。同时,学术界也需要在对现实问题的解答中不断推进概念表述、学术发现及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贡献出新的智慧。
  马振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新课题新考验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战略举措,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体现。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也是开辟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十周年。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内外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新征程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实践探索的重点,国家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刘黎明:四川警察学院侦查系教授
  2024年国家安全学建设思考

  认真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入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学理论创新研究,积极科学地构建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适应并驾驭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各层级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即:为国家安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和能力保障提供学科支撑。

链接地址  

责编: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