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社科专题 > 盛世华诞70周年 > 成就展
致富奔小康 一起加速跑
日期:2019-08-22     来源:新疆日报2019-07-29 A05版

脱贫攻坚路上,每个个体发出的光亮是微弱的,但只要朝着同一方向汇集,就能凝聚起耀眼的光芒。

近年来,塔城地区结合当地实际,从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等方面入手,突出区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围绕市场、订单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和壮大区域化特色产业。眼下,塔城地区已在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致富路上行稳致远。

2018年底,塔城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9340元,其中,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的占59.5%,4000元—7000元的占36.6%,4000元以下的占3.9%,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0%降至2018年的0.015%,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全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转入巩固提升阶段。

找准产业

红花种植让日子红火

7月27日,在塔城地区裕民县的田间地头,一片片红色花海映入眼帘,四处可见挎着袋子、弯腰采摘红花的身影。今年,裕民县种植的15.7万亩红花陆续盛开,目前已进入采摘旺季。

盛夏清晨的江克斯乡吉兰德村,空气清新、花红遍地。一大早,村民们就来到地里采摘红花。

“进入采摘季,每天凌晨5时从县城出发到这里采摘,红花花期短,加之今年又扩大了红花种植面积,可得加把劲呢!”正在采摘红花的江克斯乡江克斯南村村民冯国栋说。

夏日炽烈的阳光,令冯国栋汗流浃背,可他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田间地头犹如朝霞般绽放的红花,象征着冯国栋家红火的日子。过去,冯国栋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他想过外出打工,可放心不下年迈的母亲。

种植红花为冯国栋乃至裕民县提供了一条脱贫之路。“红花耐旱,裕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土光热条件非常适宜红花生长。近几年,县委将红花产业确定为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把发展红花产业作为区域优势资源重点开发。”裕民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王世卿说。

为鼓励广大农民多种红花、种好红花,裕民县加大对红花种植的科技投入力度,召开地膜红花种植现场观摩会,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都有红花科技示范田,定期到地里指导农民施农肥、浇水、防虫,有效提高了红花产量。政府帮助红花种植户与企业签订红花丝收购合同,农民在红花种植中尝到了甜头,种植红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现在我不仅把地交给了种植红花的合作社,还给合作社打工,能挣两份钱。”冯国栋说。

今年,裕民县红花种植面积在15.7万亩左右,成为新疆最大的红花种植基地。生产红花干丝预计达到140万公斤、红花籽900万公斤,预计红花产值超过4200万元。全县红花种植户仅种植红花一项,户均纯收入过万元。

从特色种植中找到致富新路子,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的故事,正在塔城地区各地上演。

“今年我们还将推进10万亩特色小浆果种植提质增效,优化沙棘、枸杞、黑加仑等品种种植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设施农业优势区。同时继续抓好基地建设,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巩固壮大优质棉花、绿色粮油、有机蔬菜瓜果、生态红花油料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进一步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道路。”塔城地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蔺国强说。

盯紧就业

为求职者搭建好平台

“嗒嗒嗒,嗒嗒嗒……”“你的绣法也教教我……”7月26日,走进额敏县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生产车间里缝纫机作业的声音与绣娘们聊天的声音,让这里格外热闹。

“和姐妹们一起绣花是最开心的事情。”正在赶制刺绣订单的努尔达娜·阿德列汉说。37岁的努尔达娜家在额敏县喀拉也木勒镇牧业二队,不甘心过穷日子的她,2014年来到县城,边打工边照顾两个孩子上学。

刚到县城时,努尔达娜日子过得很艰难。“白天给别人画手工刺绣图案,晚上回到出租房包馄饨,第二天一早送到超市卖,勉强维持生活。”努尔达娜说。

2016年1月,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的建成让努尔达娜看到了希望。“当时去应聘,因为我有手艺,所以直接被录用了。”努尔达娜有点得意。在这里,努尔达娜做起了拿手的手工刺绣,挣钱多了,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

额敏县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叶玉华说:“我们以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为中心,辐射带动12个乡镇的手工刺绣作坊,带动全县452人就业,年收入980多万元。我们在做好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的同时,给产品跑订单、跑销路,确保姐妹们有活干、有钱挣。”

去年初,努尔达娜开始尝试通过网络销售刺绣产品。一年下来,她的手工刺绣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万元。

“我现在正在看房子,打算在县城里买套房,过城里人的生活。”努尔达娜憧憬着未来。

在塔城地区,像努尔达娜这样利用就业平台、技术培训增收致富的人比比皆是。

“以前因为没有专业技术,只能打零工,工资不高还累。”托里县庙尔沟镇萨尔加克村村民努尔兰·巴合提说。

今年5月,托里县农牧民就业基地开设了汽车驾驶、中式烹饪等9个专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有就业意向的农牧民提供免费培训。自5月开展培训以来,已免费培训1060人,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3146人就业。努尔兰就是其中一员,他说:“我参加了中式烹饪培训,现在在一家饭馆打工,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等我手艺进步了,工资还会涨。”

据了解,今年,塔城地区采用各种形式为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信息传播渠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讲透政策,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创业政策应知尽知。今年上半年,塔城地区城镇新增就业23468人,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的117%。

做强农业

合作社引领增收致富

“以前种地从头到尾都要操心,现在好了,家里的16亩地已经交给了合作社,我和妻子开了一家凉皮店,每年收入7万元左右,春秋农忙时节,我还去合作社开农机,两头挣钱。”7月26日,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村民王学贵向记者讲述成为合作社成员后的切身体会。

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抱团作战,现在,塔城地区农业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合作社成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渠道。截至目前,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791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示范社183家。

近日,额敏县阔什比克良种场别斯塔勒村村民哈力毕亚提·哈扎飞正在忙着打理地里种的土豆,第一次种土豆,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他却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的这份自信来自于今年初与额敏县志强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的土豆种植合同。

额敏县志强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邱志强介绍,按照合同规定,合作社的保底产量是亩产3吨,收购价每公斤1元,低于这个数量,合作社补齐,高于这个数量,收益归农民。对于种了20多年地的哈力毕亚提来说,合作社兜底的运作模式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如果说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农牧民面临的种种问题,那么各类联合社的相继成立则成为解决合作社难题的重要手段。

蔺国强介绍,近几年,塔城地区大力发展培育以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农机联合社、社企联盟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推行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各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健全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

“强强联手才能更好地凸显优势,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才能加快。”宏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韩波说。

2016年,沙湾县金沟河镇宏基农机合作社牵头,联合沙湾县内4家大型农机合作社和2家农业合作社成立了沙湾县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下设6个分社和5个农机大院,业务涵盖农机服务、物资采购、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机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了100%全程机械化。今年,联合社也有了新的发展计划。

韩波说:“沙湾县已经成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今年我们又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建立了联合社分社,让当地的农民也能实现全程机械化种地,从而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水平。”

■记者手记

拼搏 为了美好生活

□刘 翔

盛夏的塔城大地,处处都是迷人的风景。这风景中不但有山有水,更有人。

裕民县江克斯乡吉兰德村的红花地中,冯国栋熟练地采摘着红花,心里美滋滋地算着日日见涨的收入。

额敏县库鲁斯台民族手工刺绣市场内,努尔达娜·阿德列汉灵巧的双手如彩蝶弄花般操弄着织梭和织线,完成的刺绣品数量一天天增加。

博孜达克农场的乡间小道上,王虎快步走着,赶去看地里有机小麦的种植情况。作为农场的致富带头人,很多农户都将土地流转给他,他有责任带领大家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

他们都在奔跑,朝着一个方向——致富奔小康。从额敏到裕民,从托里到沙湾,塔城大地处处可见人们为了美好生活奋力拼搏的身影。

方向对了,信念坚定了,就不惧山高路远。

如今,期盼中的未来已至,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塔城人会一如既往地把所有真情与努力都倾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链接地址

责编: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