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等民族地区启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项目141个,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增收明显、村容村貌整洁、公共服务齐全、民族关系和谐”的建设目标,为全省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筑和硬化村内道路827.71公里,建小桥50座,新建水池180口,安装太阳能路灯4300余台(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31台,安装饮水管322.387公里,电力线路改造139.1公里,建沼气池647口、公厕144个、垃圾池396个,修建民族团结阵地104处,农牧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变。
二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各地注重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村为单位进行连片开发,大力扶持特色种养殖业、民族手工艺加工业、生态旅游等,推动传统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建成一批无公害蔬菜种植、中藏药种植、藏猪(鸡)和牦(奶)牛养殖基地等,特色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三是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坚持把村容村貌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实施“五改三建”13236户(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园、建池、建家),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美化净化人居环境。
四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阿坝州开展“孝善和俭”道德宣扬活动,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藏区落地生根。甘孜州开展勤劳节俭、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美丽庭院”“和谐家庭”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把建设美好家园与纯洁社会风气相结合。凉山州大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高额婚姻聘金,倡导群众移风易俗。
(原文链接)